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98生命倫理-2:此生無憾生前告別式 曾英齊飲肌萎酒(中國時報)

此生無憾生前告別式 曾英齊飲肌萎酒
2009-09-26 中國時報 【呂素麗/高雄報導】
 「我的人生過得非常值得與滿足,父母給我百分之百的疼愛,對我無怨無悔的照顧,我此生無憾!」曾獲總統教育獎及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的肌肉萎縮患者曾英齊,決定往生後將大體捐給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廿五日舉辦生前告別式,父子合唱、共飲「肌萎酒」,場面令人動容。

 廿五歲的曾英齊在父母曾金世、謝麗玲、從小治療他的高醫副校長鐘育志、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今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快樂博士黃俊銘及醫學院學生等一百多人陪伴下,在高醫舉辦「此生無憾─生前告別式」。

 曾父說,捐大體是英齊自己的決定,他捨不得,但尊重兒子的決定,仍會每天幫他按摩三小時,用真愛延續英齊的生命及生活品質,希望做到「生死兩無憾」;現場共飲「肌萎酒」,父子也合唱曾金世作詞的「走咱的路.唱咱的歌」,曾家父母當場泣不成聲。

 曾英齊於七歲發病,罹患「裘馨氏肌肉萎縮症」,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從事腳底按摩業的父親,更是每天三小時愛心按摩、幫他整脊,十多年來不曾間斷,讓他至今沒有脊椎側彎。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將曾英齊的故事贊助出版「我的肌萎酒─肌萎英雄曾英齊的生命故事」,英齊到各地演講,以自己的生命故事激勵學生及病友。英齊說,醫學統計,一般肌肉萎縮平均壽命只有廿歲,他已經活到廿五歲,要歸功於爸爸每天「愛的按摩」及媽媽的照顧。

 去年英齊病了一場,從卅八公斤暴瘦到只剩廿一公斤,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他預立遺囑,希望走後捐大體供醫學研究,也希望大家要快樂,不要悲傷,開心的送他離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